FY-01生態環保固體顆粒融雪劑,對建筑、車輛的腐蝕性降到很低,特別是能夠防止鎂鋁合金和鎘材料等金屬的腐蝕,對土壤、水和植被的影響很小,具有穩定分解、低化學耗氧量、低生物耗氧量和低水體毒性等特性,是一種清潔環保型融雪劑,符合美國AMS-1431D《航空道路固體除冰/融冰化合物》國際通用標準中所有要求,是目前市場上氯鹽類融雪劑最佳替代品,不僅適用于街道、公路,橋梁、鐵路等,尤其適合于飛機跑道、飛行滑道等場所的除冰防冰之用,FY-01生態環保固體顆粒融雪劑不僅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,而且市場前景非常廣闊。
FY-01技術優勢體現在:
① 吸水性強,溶解度大,除冰速度快;
② 水溶性極佳,固體顆粒完全溶解于水,除冰后道路無殘留痕跡,而市面一般氯鹽或醋酸鈣鎂鹽融雪劑道路使用后,總會在路面留下一層白色殘留物;
③ 固體顆粒主要組成為碳氫元素,除冰后進入環境水體,易于分解,進入土壤被植物吸收轉化為碳氫化合物,對植物沒有損害,而氯鹽是不會分解的,對環境有害;
④ FY-01固體顆粒融雪劑對道路鋼筋水泥、瀝青等腐蝕性極低,損害極小,相比于氯鹽,可以大大降低道路維修成本;
⑤ 顆粒度好,無粉塵,易于播撒。
主要技術指標
本公司生產的FY-01生態環保固體顆粒融雪劑符合美國AMS- 1431D《航空道路固體除冰/融冰化合物》,該標準是國際通用標準,其主要性能及質量指標如下:
① 外觀:白色不規則顆粒
② ②水分:≤1%
③顆粒度大?。?/span>2—6mm
④氯離子:<100ppm
⑤pH值(15%溶液):8—11
⑥閃點:>93℃
⑦鎂合金全浸沒腐蝕試驗測試:AMS4376鎂合金重量改變<0.2mg/cm2·24h
⑧鎘板循環腐蝕測試:鎘板重量改變<0.3mg/cm2
⑨重金屬(鉛、鉻、鎘、汞)各組分:<1ppm
適用范圍
該融雪劑主要用于飛機場跑道和停機坪,預防和清除霜、冰或雪的積聚,也可用在街道、公路、鐵路、自行車道、人行道、橋梁、庭院、停車場、運動場及其它交通區域。
使用方法
FY-01生態固體顆粒融雪劑使用方便,可以人工播撒。在對機場跑道進行除冰防凍化雪處理時,使用機場一般播撒設備即可。在降雪前,預先撒布一定量的融雪劑效果更佳。
(1)FY-01生態固體顆粒除冰劑使用參考量如下表所示:
飛行跑道不同天氣條件 |
>-10℃ |
-10℃ ~ -20℃ |
冰,雪堆 |
20 ~ 25 g/m2 |
40 ~ 70 g/ m2 |
雪,降雪 |
25 ~ 30 g/ m2 |
50 ~ 80 g/ m2 |
冰,凍雨 |
35 ~ 40 g/ m2 |
60 ~ 90 g/ m2 |
在地面冰雪開始凍結之前,按25 ~ 30g/ m2預防播撒。
(2)FY-01生態固體顆粒除冰劑還可溶解成不同濃度的溶液進行噴灑,使用參考量如下表所示:
氣溫 |
融雪劑濃度 |
融雪劑用量 |
>-10℃ |
15% |
150~200 g/ m2 |
-10℃ ~ -15℃ |
20% ~ 25% |
200~250g/ m2 |
-15℃ ~ -20℃ |
25% ~ 30% |
250~300g/ m2 |
在地面冰雪開始凍結之前,根據氣溫范圍使用相應濃度,按150~200g/ m2預防播撒。
(3)FY-01生態固體顆粒除冰劑也需根據降雪時氣溫與降雪量計算使用量,只有足夠的用量才能將雪融為溶液帶走,達到融雪的目的。一般每mm降水量新降雪厚度約為25mm,經幾小時壓實下沉后約為每1mm降水量雪厚度為20mm。不同氣溫每平方米(m2)雪(降水量1mm)的使用量見下表:
氣溫(℃) |
-1.0 |
-2.0 |
-3.0 |
-4.0 |
-5.0 |
-6.0 |
-7.0 |
-8.0 |
-9.0 |
-10.0 |
使用量(g/m2) |
9.6 |
12.7 |
15.9 |
19.0 |
22.2 |
25.4 |
28.7 |
31.2 |
34.3 |
37.5 |
|
||||||||||
氣溫(℃) |
-11.0 |
-12.0 |
-13.0 |
-14.0 |
-15.0 |
-16.0 |
-17.0 |
-18.0 |
-19.0 |
-20.0 |
使用量(g/ m2) |
42.7 |
47.9 |
53.2 |
58.3 |
63.5 |
68.8 |
74.1 |
79.4 |
84.6 |
90.0 |
(4)FY-01生態固體顆粒除冰劑與機械除冰配合使用,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。對于2cm以內的除雪,撒布固體融雪劑即可。對于2cm以上的降雪,氣溫較低時,機械除雪后,較薄的壓實雪及冰層很難被設備清理干凈,應及時撒布固體融雪劑分離融化冰雪與路面粘結,達到理想的除冰雪效果。
注意事項:
1、融雪劑應密封保存,存放于陰涼、干燥、通風良好的地方,避免吸潮和結塊??梢远逊疟4?。
2、融雪劑在使用時,避免與眼睛和皮膚直接接觸,如進入眼里或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干凈水沖洗。